欢迎访问党政办公室
您的位置: 首页 >部门新闻>详细内容

部门新闻

《安徽日报》专题报道我校服务高等教育强省战略做法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6-04 14:54:18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质量工程为抓手,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服务地方为发展定位,扎实推进产学研合作步伐。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服务高等教育强省战略能力显著提升,引起了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2010年5月28日《安徽日报》专题介绍了我校的发展成绩。全文内容如下:


                                          提升大学内涵 谱写教育事业发展新篇章
                                  ——淮北师范大学服务高等教育强省战略纪实

     淮北师范大学始建于1974年,时为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隶属原煤炭工业部。1981年获准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1998年划归安徽省管理。 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 2009年新增为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省级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后培养单位,并与安徽大学签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协议。 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淮北师范大学。经过36年的艰辛奋斗,该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师范教育为特色,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
    近年来,淮北师范大学坚持以质量工程为抓手,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服务地方为发展定位,扎实推进产学研合作步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稳步提高,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加强管理 突出效益 质量工程建设成果丰硕

    健全完善管理制度。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构建“三级质量工程体系”要求,淮北师范大学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各职能部门参加的“质量工程”领导小组,及时制定并发布了《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意见》、《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了质量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建设内容及项目运行管理机制。近两年,该校累计投入质量工程建设专项经费1000多万元。
    突出重点建设领域。在校级质量工程建设过程中,该校重点突出学科专业、师资队伍、课程建设等领域:第一,依托硕士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以及文科基地,遴选建设20个校级重点学科;以省重点建设专业、省教改示范专业为目标,遴选建设18个校级特色专业,引导各单位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第二,推进“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优秀主讲教师培养计划”、“教学团队”及“教坛新秀”工程,在此基础上建成15个校级教学团队,评选45名校级教坛新秀,培育187名学科拔尖人才、217名优秀主讲教师,着力提升教师教书育人水平。第三,遴选建成50门校级精品课程,特别加强公共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建设,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推进网上课程资源建设。在夯实基础的同时,该校也积极推进国家级和省级质量工程建设,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精品课程19门,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等。
    加强项目执行过程控制。该校重视质量工程项目过程管理,构建了院系、职能部门与领导小组层层负责的三级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了专项检查、常规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督导审核模式。在专项检查中,通过查阅检查报告、听取项目负责人和基层单位汇报、现场考察等方式了解各项目进展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和管理情况。在常规检查中,根据项目建设计划,领导小组对各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检查。不定期随机检查,主要检查项目进展情况、资金的使用情况、项目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等。
    注重项目建设成效。围绕预期建设效益,该校加强统筹协调,明确重点方向与保障措施,以成效促落实,加大执行力度,确保质量工程项目建设见实效。
    加强教学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一方面加大教学改革和教学基本建设投入,设立质量工程专项资金和教学基本建设专项资金;另一方面通过精品课程、教学研究项目、教学成果奖、教坛新秀、优秀主讲教师等质量工程项目鼓励教师全心投入教学、积极研究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近两年该校教学基本条件大大改善,仅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就投入400万元用于教学仪器设备和实验室建设,政法学院利用质量工程项目经费出版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件,汉语言文学专业利用国家特色专业经费制作了高技术含量的古籍数据库。
    整合优质资源,加强平台建设,提高资源使用效益。该校在实施质量工程项目的过程中通盘考虑、综合设计,充分实现资源有效利用。一方面整合教师资源,建设教育教学团队,强调项目组成员间的差异与互补、交流与合作,形成合力,实现团队内教师在智力、能力、思想、方法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加强质量工程项目平台建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其中精品课程资源已全部上网,其他项目资源也正逐步过渡到上网共享阶段。
    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该校将质量工程的基础落实在教学具体环节中,一方面设置教研立项、精品课程、教学成果奖等项目,积极鼓励教师钻研教学、投身教学;另一方面将教学实效与质量工程有机结合,在质量工程项目评选过程中重点倾斜教学水平突出、教学成绩显著的单位或个人,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从近两年学生评教、专家督导结果来看,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肯定评价越来越多,毕业生满意率平均提高了5个百分点。
    坚持以学生为本,扩大学生受益面。结合实际及优势特色,该校创造性地设立了大学生学科竞赛和大学生社团建设两个项目,由学校划拨经费,支持各类学科竞赛开展和学生社团建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009年在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重要赛事中,该校获得国家级奖励4项、省级奖励33项、团体奖励15项。化学、生物、物理等学科专业利用质量工程项目经费改善实验教学条件,扩大实验室开放范围、对象及开放时间,增加了学生动手实践、实验的机会;部分质量工程项目吸收了相关专业学生参与研究,据统计,化学专业近2年学生参与发表SCI收录论文40多篇,考取硕士研究生200余人。

培育学科 服务地方 产学研合作成绩斐然

    发挥学科优势,服务地方经济。淮北师范大学发挥学科优势,加强科技创新,打造创新团队,已经初步形成与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骨干企业三个层面的产学研合作体系。 2008年该校与淮北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市校共建纲要,围绕煤化工、精细化工、农产品加工、农作物育种、生物医药等淮北市优势主导产业与龙头企业合作,共建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开展共性与关键技术研究和攻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校化学学科组织优质资源,加强校企合作,与淮北新兴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建立起了面向市场的技术创新体系。近年来联合承担各级科研项目11项,有8项科技成果通过省级鉴定,获发明专利授权2项,获国家重点新产品1项;其中,“L—天门冬氨酸螯合物系列产品的开发与生产”项目2006年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微波辐射法生产聚天冬氨酸”项目2007年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另有2项成果分别获淮北市科技进步一等、二等奖。依托该校的科技资源,淮北新兴实业有限公司由原来的倒闭煤矿,已发展成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不仅妥善解决了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年均利润达3000万元以上。该学科还积极开展安徽“861”重点项目“煤化─盐化一体化”中的煤化工应用研究,研制出第四代羰化新型可循环再生负载催化剂。
    该校生物学科积极开展应用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成果 “农作物抗旱增产剂”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推广面积200多万亩;“半夏脱毒培养及人工种子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淮北市南湖开发区农业高科技示范中心应用该成果生产脱毒半夏生产用种9800万粒,淮北市农技推广站和淮北市南湖开发区农业高科技示范中心等单位累计推广1万余亩,平均亩增产400公斤,农民新增产值6950万元。选育的小麦新品种“煤生0308”是近年来安徽省区域试验增产幅度最大的品种,填补了安徽省没有自育半冬性品种的历史,将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整合文科资源,发展地方文化。该校整合文科资源,创建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为地方政府及企业提供智力服务,引领了地方文化的发展。该校创建的安徽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是安徽省首批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一直致力于振兴皖学,先后主持省部级以上规划课题22项,创办重点学术刊物《古籍研究》,以及地方文献研究专门刊物《安徽文献研究集刊》,出版古籍整理、文献研究及相关著作5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该中心学者撰写的《淮北赋》、《口子酒赋》、《煤师院赋》等系列作品,已成为宣传淮北的名片。该中心和学校开辟的安徽省唯一的一个 “中国古典文献数字化实验室”密切合作,在安徽古典文献开发、研究、利用等方面成果丰硕。此外,该中心还积极投身于淮北市古运河遗址研究和申遗、博物馆建设、地方志编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地方文化事业中去,充分实现了学术资源的社会化。
    该校教育学学科积极为皖北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等提供智力服务。以经济学学科为主成立的“淮海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立足淮北,面向淮海,服务社会,在地方政府和企业发展规划、优势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淮北市城市转型及黄淮海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优势,赢得了地方政府及企业的高度认同。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该校乘更名为大学之东风,不断提升大学内涵,加强自主创新,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相信在服务高等教育强省战略的未来格局中势必发挥更大的作用。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