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如何与就业实现“供需匹配”
高等教育系统,招生毕业,一入一出,今天的专业就是明天的就业,多年所学若不能与社会发展大局“供需匹配”,走出校门就无法在就业市场上“适销对路”。上海大学副校长叶志明一针见血:“如果我们任其发展,不是从一开始就让学生处于就业难的境地吗?”
文理冷热正变化
以上海大学公布的年度就业质量报告为例,对过去3年间研究生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供需比进行分析,不难发现文理就业的难易之差。按学科分类,其工学的3年供需比分别是4.58、4.4、4.66,也就是说,工科毕业生在最近3年内,平均每人有4到5个就业岗位可供选择。其它如经济学,则分别为3.27、3.39、3.46;法学为2.02、1.99、2.48;历史学为1.9、1.87、1.91;哲学为1.69、1.73、1.63。
前瞻排摸“调专业”
从长远看,大学生就业成败关键就在于优化专业、强化人才。在市教委主任苏明看来,大学生能否就业,主要取决于三方面因素。他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结构是否符合社会需求”列为首要,其次是“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能否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较为充分和适合的就业岗位”,最后也要看“大学毕业生本人的就业观念和择业期望是否合理”。
“预警专业”辩证看
招生、培养、就业一盘棋,3个环节的“质量”直接挂钩。不少高校坚持年度招生计划与就业状况相结合,让就业部门也参与到教学改革、学科布局及招生安排中,比如根据就业签约率进行减招、缓招甚至停招,当然也可扩招。对学科水平提升慢、社会需求不高、学生就业困难的专业,“最后一步”可以直至调整撤销相关专业,相应减少其教学岗位数、人事编制数,以及各项经费投入量。
在市级统筹规划层面,教育主管部门也做出“亮黄牌”之举。上个月,市教委公布2014年度本科预警专业名单,包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电子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社会工作、社会学等7个专业。其“上榜理由”在于,这些专业在全市各所高校中重复设置较多,连续多年招生第一志愿录取率偏低,调剂和征求志愿录取率偏高,且毕业生签约率偏低。市教委表示,将从宏观层面上进一步调整高校的专业招生结构,减少预警专业的招生总量。原则上,高校如计划增设已列入预警范围的专业,将不予受理其专业备案申请。(来源:《解放日报》)
用户登录